林鳳仙和挪威丈夫埃里克(網友洪聲提供)
  南海網海口11月18日消息(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)上世紀90年代中期,有一位才華橫溢的湖南女子來到海南出版社工作,這是她與海南結緣的第一站。1996年,她因為愛情移居挪威。多年過去,就是這位普通的女子,讓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飛入到北歐國家挪威的普通家庭。這個人就是林鳳仙。一位普通女子,如何在遙遠的挪威傳播中華文明呢?是什麼原因讓她多年來在這條路上不懈追求呢?11月18日,林鳳仙多年的好友、海南出版社資深策劃編輯洪聲做客南海網新聞會客廳,講述這位女子怎樣在挪威掀起一股中華文化浪潮的故事。
  因為工作與海南結緣
  洪聲和林鳳仙1985年,因為對“藝術有著共同的觸感而產生了深厚的友情”。
  上世紀90年代中期,洪聲和林鳳仙再次相遇,同在海南出版社工作;洪聲當時是一位編輯,林鳳仙卻是一位美編。
  洪聲說,作為一名出版社美編,她以獨特的見解,朴實的描繪,設計出來的作品常常讓人“嘆為觀止”。雖然她只在海南出版社工作了兩年多時間,可是因為才華橫溢,也為許多名作家作品設計過裝幀,如士光先生那本《如是我聞》、張成志《文學作品選集》的華美而富有藝術內涵的裝幀,就出自她的設計。
  在海南出版社工作的時間雖然不是很長,卻給林鳳仙心中留下了“難以忘懷”的感情——這種感情跟海南四季如春的季節有關,跟海南溫馨迷人的椰風海韻有關,跟海南淳樸的民風有關。因此,多年過去,如今遠在北歐的林鳳仙依然認為:在挪威的許多生活和創作靈感中常常重現這片美麗土地上的習俗。
  或許是這種在夢裡依然揮之不去的情緒,讓她多年來一直念想著海南,幾乎每年都回到海南創作。她說:“海南是我的第二故鄉。”
  因為愛情遠走挪威
  十八年前,作為海南出版社一位普通的美編。林鳳仙完全沒有想到,一個叫埃里克的挪威人,會改變她的生命軌跡。
  她沒有想到,因為這位畫家的出現,從此之後,她將告別多年的故土,去到一個遙遠的國家。
  是的,從小在中國南方長大的她,做夢也沒有想到,自己的生命,會和一個世界最北端的島國,緊密相連。
  1996年,她和挪威畫家埃里克相遇,愛情讓這兩位不同國度、不同文化的藝術家走到一起,真摯的情感一發不可收拾,為了愛情,林鳳仙遠走挪威。
  其實,那時的她並沒有想到日後會在這個國度宣傳中華文化,“因為當時連最起碼的語言關都沒過啊”。
  洪聲介紹,剛到挪威的林鳳仙是公認的賢妻良母,很會做菜,所以她後來也在當地開過餐館,後來關閉那個餐館的時候,挪威的那些到她餐館吃過飯的人,都獻上鮮花放在她的門口,表示一種敬意。就是說那種場面,非常的動人。
  可以說,多年前,這位女子因為愛情把心和身都融入到一個陌生的國度及文化當中。
  因為根源傳播中華文化
  洪聲說,林鳳仙剛去那時,幾乎察覺不到華人的存在。她在那個城市見到少數幾個華人。她發現,在他們的笑容里,卻有一種奇怪的表情:寂寞。她忽然意識到,那是一種被邊緣化的表情;她心裡暗暗地想,她必須換一種活法。
  當時林鳳仙意識到,只有“進入他們的語言,才能進入他們的世界”。
  因此,很長一段時間,她強迫自己同母語隔絕開來。她只看挪威的電視、報紙和小說。上街時,她也不忘隨身帶一本詞典,隨看隨查。她在用特有的“霸蠻”精神,來穿越語言的障礙。
  功夫不負有心人,“霸蠻”精神讓她終於闖過語言關。學會挪威語之後,她就“蠢蠢欲動了,想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”。於是她開始用挪威語給當地人講授中國書法。透過她俊逸的毛筆字,那些挪威人,有生以來,第一次領略到漢字之美。
  她又給當地人開設了烹飪講座,專講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文化。對樂享生活的挪威人來說,這無疑具有相當的誘惑力。藉此機會,她開始大展來自故鄉的湘菜文化。說來奇怪,到了國外,她本來不錯的私家廚藝,不僅沒有退化,反而更上層樓,臻於妙境。
  林鳳仙毫不誇張地說,她的獨門絕活“牛尾湯”和“酸辣蝦”,其魅力之獨特,甚至被當地人認為可申請專利。慕名而求其口福者,至今仍大有人在。
  2003年,她用挪威文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:《湘菜與鄉土文化》。那是一本24開的精裝書,書中所有精美的菜式,都由她親手烹制,並由她精心拍攝。精湛的廚藝與攝影,恰為璧合。書中間或還插有一些她每年回國時在鄉村拍的照片。那些照片,完全是原生態的風格,無遮無飾,真實地再現了故土的淳樸之美。
  對熱愛美食和自然的挪威人來說,這本書無疑有別樣的魅力。有很多這本書的讀者,都興緻勃勃地在家裡對著這本書嘗試做湘菜。
  洪聲說,直到今天,還有一些挪威的讀者,在網上向林鳳仙求購這本書。
  也是這本看似簡單書,讓許多的挪威人發現: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;也讓許多的挪威人因此走近中華文化。
  因為責任讓中國寓言故事走進挪威家庭
  洪聲說,原本生活可以讓林鳳仙“沒有必要那麼拼命”。但是,一種在異國他鄉漂泊游子的情懷讓她常常“不能忘懷自己的根”。一個偶然的機緣,她想做另一本書。
  據介紹,因為久居挪威的卑爾根市,林鳳仙發現有不少挪威人的家庭,收養著中國孤兒。後來她從奧斯陸的孤兒收養中心獲知,至少有五千多名中國孤兒,被挪威家庭收養。而那些挪威父母,不遠萬里,將那些孤苦無依的中國孩子接到自己的家庭,不為別的,只是純然出於一顆愛心。他們完全將那些中國孩子,視同己出。對那些身體或心理有缺陷的孩子,更是關愛有加。
  令林鳳仙動容的是,那些挪威家庭給這些中國孩子的愛,一點也不狹隘。那些被收養的中國孩子,因為年幼,剛去挪威沒多久,便幾乎忘記了自己的母語。隨著成長,他們很快融入了挪威的家庭和社會,講著越來越流利的挪威語,成為了黃皮膚黑頭髮的新挪威人。
  不過這種狀況,令那些收養家庭深感憂慮。他們不願意看到,這些中國孩子,失去自己的母語,失去自己的母國文化。所以,他們感到困惑。在挪威的書店,有關中國文化的兒童讀物,幾乎罕見。他們沒書。他們沒辦法給那些中國孩子,講一些有趣的中國故事。
  瞭解情況以後,林鳳仙忽然覺得,自己有一份責任。
  她決意再次用挪威語,寫一本書。
  2006年,她親手編繪的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出版。2010年,她再接再厲,又出版了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第二捲。二書的插畫,是她和國內一流的插畫專家共同完成,有著優雅的中國古典畫風。
  從挪威文腳本的編寫,到版式,到排版,到裝幀設計,直至下廠開印前最後一道比色,均由她一人親力親為。她說,她是作者,也是一個出版社。
  神筆馬良、桃花源記、牛郎織女、白蛇傳、孟姜女……這些中國婦孺皆知的故事和傳說,配上精美的插畫,第一次出現於一個小語種國家的兒童讀物。
  11月18日,洪聲先生向記者翻閱了這些用挪威文編寫的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,不能不說,用純正的挪威文,配上那些優雅的中國畫,是一個動人的結合。一頁一頁翻過去,有一種異樣的美。
  此舉讓林鳳仙沒有想到的是,她創造了一個奇跡:兩捲書,均為挪威國家文化局專購收藏,並配送至挪威各地圖書館。其收藏數量,超過首次印數的一半。
  她更沒有想到,她開創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紀錄:第一卷中《牛郎織女》一文及插畫,被收入挪威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材。
  為藝術她不倦追求
  洪聲介紹,離開故國十多年,國內幾乎少有人知道,這些年來,林鳳仙同樣遠離喧嘩,在一條靜謐的藝術之路上,悄然前行。
  當年在國內讀書時,她學的是工藝美術。她做過陶瓷、書刊和電視舞臺的美術設計。偶爾在業餘,也會畫一點國畫和水粉,“不過,那時好像只是為了生活”。
  直到1996年她在法國巴黎初學油畫,她近乎休眠的藝術細胞,才開始漸漸蘇醒。
  然而北歐神秘的色彩及富有藝術的生活讓她久藏的藝術感得到噴發。那時林鳳仙很想表達這視覺的驚艷,但她發現,當她再用國畫和水粉,已遠遠不夠。就這樣,在國內從未涉足過油畫的她,開始潛下心來,在丈夫埃里克的畫室,學習油畫。那年,她三十六歲。
  1997年,她的首批油畫作品,在卑爾根的畫廊展出。這是她初學油畫時在歐洲的第一次畫展。從那一年開始,至2012年,她先後在卑爾根、奧斯陸和柏林共舉辦17次畫展。其中過半數作品,為藏家收藏。
  不過林鳳仙認為,身為中國人,她不忘將中國古典藝術的美感,植入油畫中。她甚至追求,在她的油畫作品中,有一種中國書法的意境。不經意間,她的油畫,會有中國畫的散淡和空靈。有時候,你會覺得她不是在畫花,而是在表現,一種似有若無的妙趣。
  挪威著名藝術評論家Dag Sveen寫道:她的魅力,來自於東方的美學;她的作品,是東西方藝術精湛的結合。
  卑爾根大學一位牙科醫學的教授,為購得她一幅畫,不惜將一瓶藏有四十多年的陳酒賣掉。
  因為海南她常常駐足
  洪聲說,雖然遠在挪威,可林鳳仙常常關註海南的發展,“她常常說海南是第二故鄉”。除了幾乎每年冬天攜帶丈夫回海南居住、創作,她也在海口及三亞安了家,“在這兩個地方,有他們夫妻的畫室”。
  而這些年來,夫妻倆也常常花上一段時間,用他們的藝術描繪這片美麗的地方。洪聲認為,“這種感情源於兩個原因:一她曾經是海南出版社的員工;二,他們非常喜愛這片熱土,這片熱土恰好和挪威氣候互補,挪威冬天的時候,他們一定會過來,享受這種陽光,他們說在挪威根本不可能看到這麼濃郁的陽光,這麼豐茂的綠色,所以非常享受”。她愛海南的大自然,愛海南的椰風海韻,愛海南清新的空氣,然後愛海南的人情,“她覺得這裡的人很純樸,很有人情味,特別是她丈夫埃里克,有一次到騎樓老街的時候,他說他真想在那裡買一套房子”。
  而為了回報這片土地,2013年2月24日,林鳳仙和丈夫埃里克帶著35幅油畫作品在海南省博物館展出。畫展也引起很大的反響,“許多來海南旅游的客人在展出結束後買走了好幾幅”。
  這些年來,林鳳仙和丈夫畫過三亞,畫過五指山,畫過芒果樹,“將來會有更多的計劃來海南,而且她想做一個海南和挪威的文化使者,讓海南的畫家到挪威去,讓挪威的畫家到海南來”。
  不僅如此,洪聲還介紹,林鳳仙如今“想搜集一些海南的故事,海南的民間故事,比方說很著名的鹿回頭故事,把這些故事收錄進去,出版第三捲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。她想一直出十卷,把更多中國的故事傳播到挪威”。
  洪聲說,在中國,沒有人知道她是誰。而在那個遙遠的異邦,卻有讀者為她書中所傳遞的美,而感動流淚。
  洪聲認為,“林鳳仙在異邦能夠以自己的能力,做一個中國文化的傳遞者,她深以為榮。如今,她又開始瞄準一個更具挑戰性的目標:她要用自己的創意,為挪威的少兒,打造一本全新的漢語教材。”
  2003年,林鳳仙用挪威文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書:《湘菜與鄉土文化》。也是這本看似簡單書,讓許多的挪威人發現: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;也讓許多的挪威人因此走近中華文化。(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 攝)
  林鳳仙用挪威文編寫的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第一卷中《牛郎織女》一文及插畫,被收入挪威中學七年級語文教材。(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 攝)
  2006年,她親手編繪的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出版。2010年,她再接再厲,又出版了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第二捲。二書的插畫,是她和國內一流的插畫專家共同完成,有著優雅的中國古典畫風。(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 攝)
  2006年,她親手編繪的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出版。2010年,她再接再厲,又出版了《中國民間寓言故事》第二捲。二書的插畫,是她和國內一流的插畫專家共同完成,有著優雅的中國古典畫風。(南海網記者 孫令正 攝)  (原標題:海南美編林鳳仙結緣挪威 想為挪威制新漢語教材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18cuubi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